空白相關網站

當季賞蛙路線

台灣地處亞熱帶、熱帶,氣候溫和溼潤,適合蛙類居住,一年四季都能賞蛙。但各種蛙類的分布及繁殖季節不盡相同,各地的蛙況也隨著季節有旺有淡,以下是我們建議的四季賞蛙路線及地點。

【春天3、4、5月】

【夏天6、7、8月】

【秋天9、10、11月】

【冬天12、1、2月】

【春天3、4、5月】
春雨綿綿乍暖還寒的時節,大地的顏色由枯黃轉為新綠,此時也正是拜訪青蛙的好時機。不論平地或者山區,南部或北部,只要在溫暖潮濕的夜晚,都有機會聆聽牠們的合唱,觀賞露天上映的歌舞劇青蛙求婚記。


陽明山的竹子湖是春天賞蛙的好去處,蛙類資源非常豐富,曾發現盤古蟾蜍、貢德氏赤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長腳赤蛙、台北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中國樹蟾等蛙類,尤其在綠白相間的海芋田賞身穿綠衣的中國樹蟾,是很浪漫的事。

中部的中大坑露營場是賞狹口蛙的好地方,尤其春雨及梅雨季節,小雨蛙合唱聲勢之浩大,可用震耳欲聾形容。南部台三線沿嘉義大埔一帶,因緊鄰曾文水庫,有山有水,蛙類資源非常豐富,尤其在下雨之後,台三線沿線都是賞蛙的好地點,這裡有四種狹口蛙,想聆聽各種狹口蛙整齊畫一的叫聲,絕不能錯過。

依山傍水的花蓮鯉魚潭,因環境富饒變化,提供各種生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四月及五月的春天是賞螢季節,在環湖公路上,看螢火蟲飛舞,聽日本樹蛙、斯文豪氏赤蛙、黑眶蟾蜍鳴唱,清涼愉悅。

【夏天6、7、8月】
夏天是到溪邊露營戲水的好季節,趁機也能觀賞溪流的蛙類。建議您到台北近郊的烏來娃娃谷一帶賞蛙,娃娃谷因為此地有大量的蛙類生存而得名,全年都適合賞蛙,尤其在遊樂區入口處停車場附近的水溝,拉都希氏赤蛙及古氏赤蛙是絕對不會缺席的蛙種。夏天溪流常見日本樹蛙及褐樹蛙,路旁的草叢及水溝散佈著面天樹蛙,高高的樹上不斷傳出艾氏樹蛙的鳴唱,白頷樹蛙也在樹上高歌。

桃園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內共有盤古蟾蜍、中國樹蟾、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莫氏樹蛙、翡翠樹蛙、臺北樹蛙、橙腹樹蛙、腹斑蛙、古氏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梭德氏赤蛙及斯文豪氏赤蛙等16種蛙類,一年四季都適合賞蛙,但以5月至8月出現的蛙種最多,

如果有比較長的假期,可以到南投溪頭度度假,順便看看住在孟宗竹林裡的艾氏樹蛙。找一找竹林裡的積水竹筒,很有機會看到牠們一顆顆晶瑩剔透黏在竹筒壁上的卵粒,說不定還能看到善盡職守努力護卵的雄蛙。

暑假也適合到生態農場度假及賞蛙,例如台北阿里磅農場台東利嘉林道的太平生態農場,由於農場主人的精心規劃與保存的濕地環境,賞蛙成為農場的特色之一。阿里磅農場的台北赤蛙,利嘉林道的橙腹樹蛙,都是明星物種喔!

【秋 9、10、11月】
秋天是季節交替的時候,綠草開始枯黃,大地的色彩又逐漸黯淡,賞蛙也是一個青黃不接的時節,可以說是一個淡季。不過有一群溪流裡的小頑童梭德氏赤蛙卻選在這時候出現,讓賞蛙人不至於太無聊。新竹大山背是觀察梭德氏赤蛙的好地方,尤其9-12月,牠們常常成群結隊過馬路,險象環生,此時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的志工們會幫助牠們,你也可以加入喔!

台北新店四崁水一帶的蛙類資源相當豐富,包括盤古蟾蜍、黑眶蟾蜍、中國樹蟾、小雨蛙、拉都希氏赤蛙、腹斑蛙、斯文豪氏赤蛙、澤蛙、古氏赤蛙、面天樹蛙、艾氏樹蛙、白頷樹蛙、褐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等16種,幾乎一年四季都適合賞蛙,秋天當然也不例外。

【冬天 12、1、2月】
冬天北部陰雨綿綿,但僅分布在台灣中北部的台北樹蛙、長腳赤蛙卻選在這時候出來繁殖,在台北近郊山區,就能見到牠們可愛小巧的身影,例如台北市富陽公園,分佈於富陽公園的蛙種至少有11種,包括台北樹蛙、翡翠樹蛙、面天樹蛙、拉都希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澤蛙、小雨蛙、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等,其中盤古蟾蜍、拉都希氏赤蛙、長腳赤蛙及台北樹蛙是秋冬常見蛙類。

宜蘭仁山植物園旁的三富農場是以蛙類為特色的農場,不僅蛙類資源豐富,並設有蛙類為主題的賣店,是寒假度假的好去處。

冬天到南部賞蛙也是一個好選擇,建議不妨走一趟南橫。在甲仙、寶來可以看到平地常見的拉都希氏赤蛙、澤蛙、小雨蛙、盤古蟾蜍,到了天池,一定要到池盼聽聽莫氏樹蛙叫聲,不論日夜,終年不絕,莫氏樹蛙也是利稻附近最常見的蛙類。而往前出了霧鹿峽谷,沿途聽到的又是低海拔常見的蛙類叫聲,尤其日本樹蛙最為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