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類生活習性特殊、外型可愛,廣泛分佈在我們生活周遭,不但容易觀察也便於親近,是我們野外體驗的好朋友。為了讓大家有機會瞭解有趣的蛙類生態,「蛙蛙世界數位學院」將辦理「2012年我和我的青蛙朋友--一般民眾班數位課程」,課程方式採用數位課程與實體課程兼具的混成課程,內容包括:青蛙公主說故事、我和我的青蛙朋友、一起去看蛙-夜間觀察等課程。
數位課程共計3小時,在「青蛙公主說故事」中,由素有「青蛙公主」之稱的本計畫主持人楊懿如老師,講述「跳吧!梭德」繪本故事,剪輯製作成青蛙公主說故事影片,介紹新竹荒野保育志工團隊觀察到蛙類生存的危機及「幫青蛙過馬路」的保育行動,也可作為新竹荒野志工團隊在推動「幫青蛙過馬路」活動之宣傳熱身,透過本課程可協助招募、培訓未來「幫青蛙過馬路」參與人員,並提供新竹荒野志工團隊活動之宣傳文件、facebook之訊息給參與學員,達到輔助志工團隊保育行動,擴大影響力。在「我和我的青蛙朋友課程中」,楊懿如老師透過教學影片分享,在研究過程中所認識的青蛙朋友,從而介紹台灣的蛙類,讓學員在深入淺出的內容,認識蛙類有趣又特殊的生態與保育概念。
實體課程共計2小時,將辦理實地夜間野外觀察活動,與2012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班共同辦理,帶領學員在野外實際觀察蛙類,瞭解蛙類的生活習性,體驗蛙類生態之美,進而喜愛蛙類。原訂八月份在全台灣北中南東八個地點進行,邀請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蛙蛙小組保育志工團隊、台北富陽保育志工團隊、台中鳥榕頭保育志工團隊、台中美白去斑保育志工團隊、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屏東許我一個生態地球保育志工團隊、社團法人花蓮縣野鳥學會、台東日昇保育志工團隊等講師群,帶領大家走到戶外觀察蛙類生態與行為,因8月25日台中、台南等兩場次受颱風影響,故本年度共計辦理六場。
課程時間:2012年7月27日-8月31日,因網站伺服器停機,延至9月3日,共計五週,報名人數為100人,到課人數為61人,到課率有61%。
統計分析:個人參與的有71人,親子共學的有10組共29人,學員背景以教職員為最多有44人(44%),其次為學生有32人(32%),學生又以國小學生有20人最多,顯示本課程仍會吸引教職員參與,同時家長也會帶著國小孩童共同學習。學員居住地非五都有65人(65%),對於協助偏鄉的教育推廣也有其幫助。整體課程完成後,經過統計有36組(個人加親子)完成數位課程(3小時)。
本課程中首次以「青蛙公主說故事—跳吧梭德」繪本影片作為課程內容,頗受歡迎,在61人到課中共計有78次點閱人次,此類的教學方式可再持續嘗試,以作為一般民眾的環境教育素材。
在課程滿意度問卷方面,有31組學員填寫,其中90.32%學員對於本課程所進行的線上學習教材內容很滿意。100%覺得採取混成課程(數位課程加上野外實體課程)教學方式,有助於學習到各種蛙類知識。有48.39%學員希望在7月開課,其次為11、12月(均為9.68%)。45.16%希望課程時數為8小時,其次為6小時(19.35%)。100%學員在看完蛙類保育行動影片,我能了解新竹荒野團隊「幫青蛙過馬路」的行動理念。96.78%
看完蛙類保育行動影片,我願意花心力投入蛙類保育。
2012年我和我的青蛙朋友一般民眾班數位課程課程表
方式 |
主題名稱 |
單元說明 |
內容 |
時數 |
數位課程 |
生態與保育 |
「青蛙公主說故事」影片欣賞 |
新竹荒野「跳吧!梭德」幫青蛙過馬路繪本故事 |
1 |
「我和我的青蛙朋友」教學影片 |
認識蛙類食衣住行的生活習性及生態,蛙類保育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如何保育蛙類。 |
保育行動 |
保育行動影片欣賞 |
分享台灣進行蛙類棲地保育的三個案例,讓大家瞭解生態保育是可以從自身做起。
1.幫青蛙過馬路
2.守護三崁店諸羅樹蛙
3.三富農場的蛙蛙世界
|
0.5 |
課後作業 |
1.製作「我的青蛙圖鑑」
2.台灣賞蛙情報網發表 |
將觀察蛙類的過程、記錄、心得,以製作「我的青蛙圖鑑」、網站發表方式呈現,鼓勵大家進行蛙類生態監測。 |
1.5 |
實體課程 |
一起去看蛙-夜間觀察 |
各場次時間及地點:全台共計八場,每場2小時,請在報名時勾選想參加的地點。
1.8月4日:屏東縣萬安親水公園或涼山瀑布(視天氣與蛙況決定,於行前通知正確地點)
2.8月11日: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台北市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台中市田園陶藝軒生態園區、花蓮縣白匏溪生態教室(限20人)
3.8月18日:台東縣利嘉國小
4.8月25日:台中市都會公園、台南市三崁店
|
2 |
點我看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