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將蛙蛙世界數位學院教師班修改為蛙類教學班,首度推出「2012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班數位課程」,課程目標是為了讓有志從事環境教育教學的兩棲類保育志工、教師等人員,能將蛙類生態與保育融入環境教育中,課程方式採用數位課程與實體課程兼具的混成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台灣蛙類、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簡報示範、環境教育教材教法之遊戲式教學、蛙類環境教育戶外實體課程,並提供「蛙類環境教育教材區」,課程時間:2012年7月27日-8月31日,總體課程為12小時。
數位課程為8小時,主題為認識台灣蛙類、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簡報示範、環境教育教材教法之遊戲式教學。「認識台灣蛙類」課程,將以蛙類為主題,從辨識與生態知識引起學員環境覺知,帶領其瞭解環境教育重要性;在「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簡報示範」中,剖析蛙類生態教學架構及重點,以「情意、知識、技能行動」之環境教育的概念,給予學員教學示範與提示;「環境教育教材教法之遊戲式教學」中,提供自行研發活潑、有趣的「蛙寶大作戰」教材教案,作為蛙類遊戲式教學範例,以鼓勵施教者透過遊戲引起蛙類學習的興趣。此外,特別彙整蛙蛙世界學習網教學資源,成為「蛙類環境教育教材區」,讓學員有豐富的蛙類環境教育教案與教材來源,並隨時充實相關知識。
實體課程為4小時,主題為「蛙類環境教育戶外實體課程」,分為二部份分別為2小時,首先辦理「夜間觀察」課程,原訂八月份在全台灣北中南東八個地點進行,邀請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蛙蛙小組保育志工團隊、台北富陽保育志工團隊、台中鳥榕頭保育志工團隊、台中美白去斑保育志工團隊、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屏東許我一個生態地球保育志工團隊、社團法人花蓮縣野鳥學會、台東日昇保育志工團隊等講師群,帶領大家走到戶外觀察蛙類生態與行為,因8月25日台中、台南等兩場次受颱風影響,故本年度共計辦理六場。另外配合本計畫「2012蛙類公民行動成果發表會」,於10月6日在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辦理「遊戲式教學實做」,透過實地體驗蛙類生態、操作蛙類遊戲,來提升環境倫理與價值觀。
課程時間原為2012年7月27日-8月31日,因網站伺服器停機,延至9月3日,共計五週,報名人數為197人,包括教師、學生、生態解說員、志工等,到課人數為168人,到課率共計84.8%。
分析報名學員各項資料,職業別以國中小教師112人(56.9%)最多,其次是NGO的職員與志工15人(7.6%),大學及研究所學生有14人(7.1%)居三,顯示本課程還是以教職員為主要的對象。學員居住地非五都有100人(50.8%),對於協助偏鄉的教育推廣有其助益。兩棲類保育團隊志工成員有47人參加,可知本課程可以作為團隊志工在教育推廣方面進修的一個管道。
整體課程完成後,經過統計有96人完成數位課程(8小時);實體課程部分,62人參加「夜間觀察」課程,24人參加「2012蛙類公民行動成果發表會」。而課程中所進行的我的蛙類教學教案共選出30份優秀作業,將在獲得其授權後,建置在蛙蛙世界學習網的「教案分享」中,期望透過這些教案能將蛙類生態與保育概念推廣到全台校園、社團中。此外有10名學員在參加課程後,表達參加各地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夜間調查的實習,期望未來也能進行當地蛙類生態環境監測,因此本課程對於蛙類環境教育有其助益。
2012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班課程表
方式 |
主題名稱 |
單元內容 |
說明 |
時數 |
數位課程
|
認識台灣蛙類 |
認識台灣蛙類 |
蛙類是環境重要指標,在介紹台灣33種蛙類(成蛙)各項辨識特徵中,以蛙類為主題,讓學員瞭解環境教育重要性。 |
2 |
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簡報示範 |
1.「有趣的蛙類生活」
課程架構分析
2. 「有趣的蛙類生活」
教學簡報示範
|
1.以「有趣的蛙類生活」課程,剖析蛙類生態教學架構及重點,說明應用「情意、知識、技能行動」之環境教育概念,設計蛙類教學教案。
2.以「有趣的蛙類生活」教學簡報,進行蛙類環境教育教學示範,進行教學提示。
|
2 |
數位課程 |
環境教育教材教法之遊戲式教學 |
蛙寶大作戰:
1.青蛙大歌星
2.幫青蛙過馬路
3.揭開蛙蛙秘辛
4.手電筒大冒險
5.蛙現台灣
6.蛙蛙賓果樂
|
1.「蛙寶大作戰」為自行研發的蛙類遊戲式教學教材教案,以影片方式呈現,各教案之目標、教具製作、實際進行等內容。
2.各教案內容活潑有趣,將「情意、知識、技能行動」之環境教育概念融合其中,透過此系列遊戲將可引起學習者對蛙類產生興趣。
|
1 |
蛙類環境教育教材區
(教學錦囊區)
|
1.教學簡報、教案下載
2.蛙類基本知識連結
3.賞蛙注意事項影片
4.蛙類在環境教育應用
|
本區彙整蛙蛙世界學習網內各項教學資源,提供豐富的蛙類環境教育教案與教材來源,給予授課時可達成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之建議,相關蛙類知識延伸閱讀。 |
|
學習評量 |
1.線上評量
2.課後作業
3.網站競賽
|
本課程透過適性式學習引導的學習評量,協助並確認學員擁有蛙類基本辨識能力、課程設計規劃能力,能主動觀察蛙類生態,運用數位科技、資訊,探討與表達對環境之關懷。 |
3 |
實體課程 |
蛙類環境教育戶外實體課程 |
說明:本課程將帶領大家走到戶外觀察蛙類生態與行為,並且辦理「遊戲式教學實做」,透過實地體驗蛙類生態、操作蛙類遊戲,來提升環境倫理與價值觀。
各場次時間及地點:
1.夜間觀察:全台共計八場,每場2小時,請在報名時勾選場次。
(1)8月4日:屏東縣涼山瀑布
(2)8月11日: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台北市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台中市田園陶藝軒生態園區、花蓮縣白匏溪生態教室(限20人)
(3)8月18日:台東縣利嘉國小
(4)8月25日:台中市都會公園、台南市三崁店
2.遊戲式教學實做:2小時
辦理時間:10月6日 辦理地點: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