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兩棲類志工主要參與成員為全台灣各地的教師,教師們在參與蛙類環境監測工作時,同時將蛙類生態保育結合各項教學活動。為了讓教師們增進兩棲類專業知能,本計畫至全台灣北中南東四地區各進行一梯次「2010校園蛙蛙樂--教師班巡迴課程」,透過研習課程能讓參與的教師增進兩棲類專業知能,同時推廣蛙蛙世界學習網,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師進行蛙類生態知識的專業學習網絡與資料來源。
本課程由本計畫執行單位與台北縣立烏來國民中小學、台中縣中華國民小學、花蓮縣中正國民小學、屏東縣東興國民小學共同主辦,於99年3-4月間分別在北中南東四個區域的台北、台中、花蓮、屏東等縣市進行課程,四個梯次參加人數為20-31人,共計99名教師參加(表1)。在辦理課程的同時將所有教學內容全程錄影,收集未來數位課程的影音教學素材,成為蛙蛙世界學習網之教學資源,共計20則教學影片。辦理這系列巡迴課程後,也促使蛙蛙世界學習網使用人數明顯增加。
本課程包括室內課程與夜間觀察課程。室內課程內容包括:台灣的兩棲類生態教學簡報示範,主題:聽青蛙在唱歌、有趣的蛙類生活、多采多姿的蛙類世界,示範如何應用蛙蛙世界學習網中的台灣的兩棲類生態教學簡報進行教學;校園蛙類棲地營造,介紹校園內可營造蛙類生活環境,讓學生喜愛及關心生活周遭的蛙類可實踐棲地保育;常見的蛙類介紹及辨識,依照台灣北中南東區域,介紹當地的常見蛙類,並透過猜猜我是誰蛙類辨識遊戲,介紹本計畫新完成的台灣蛙類辨識單機版,鼓勵教師們將其應用在輔助教學上。蛙類在環境教育上的應用-以蛙蛙世界學習網為例,介紹蛙蛙世界學習網設計及內容,提供多元化環境教育教學應用類型。此外,製作我的青蛙圖鑑與分享,將本課程所學之蛙類知識,應用「蛙蛙世界學習網」教學資源,實際操作製作一份我的青蛙圖鑑,與大家進行分享,教師們分享許多與蛙類有關的生活經驗、教學心得,共計7小時。
夜間觀察課程部分,為了讓教師們透過野外觀察深入瞭解蛙類生態,在每梯次巡迴課程室內課程結束後,皆會舉辦夜間觀察,鼓勵教師們自由參加增加自然體驗作為融入教學的基礎,許多教師首次參加夜間蛙類生態觀察,第一次觸摸青蛙、在野外傾聽蛙類鳴叫聲、仔細觀察生態環境,課後分享中均表示未來教學中相當願意帶領學生進行夜間觀察,更希望透過這樣的經驗,開始在校園中,鼓勵學生觀察校園蛙類、營造蛙類適合的棲地。
在每梯次室內課程結束後,均會請教師填寫課程滿意度問卷,問卷統計結果共計回收54份,93.2%參與者對蛙蛙世界學習網推廣研習課程時間的安排滿意及非常滿意,97.7-100%對於各項課程安排滿意及非常滿意、98%表示蛙蛙世界學習網平台可以讓我方便的找到所需的教材內容滿意及非常滿意,100%對本身教學方面的助益表示滿意及非常滿意。給予蛙蛙世界學習網推廣研習課程內容方面的建議:希望推廣課程能到高雄、嘉義、新竹等地辦理。因本計畫推廣活動、研習課程非常多,目前統計本年度數位課程中的實體課程辦理地點為宜蘭、台北市、新竹、台南、花蓮;巡迴課程地點為台北縣、台中、花蓮、屏東。未來仍將採取各地巡迴辦理實體課程,讓全台各地民眾、教師都能夠在本計畫教師群的帶領下,實地體驗夜間蛙類生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