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記錄 
2010蛙類保育公民行動記錄工作坊_成果報告

自2003年起兩棲調查志工團隊即在全國投入蛙類調查工作、進行各種蛙類保育行動,為協助各團隊志工擁有能力攝錄記錄自已團隊的活動,完成蛙類保育主題性影片,以推動全民蛙類保育行動,本計畫在台灣北部、東部各舉辦一場「2010蛙類保育公民行動記錄工作坊」。

「2010蛙類保育公民行動記錄工作坊」係本計畫與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共同主辦、社團法人花蓮縣野鳥學會協辦,於2010年12月11-12日、2011年4月23-24日,分別在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辦理完成,第一場次共有6個志工團隊35個志工人員參加,第二場次共有5個志工團隊18個志工人員參加,兩場次共有11個志工團隊53個志工人員參加。

本工作坊特別邀請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製作團隊及公共電視新媒體部PEOPO網站的講師來為志工上課。課程內容包括蛙類保育公民行動記錄主題設定、攝影技巧、攝影操作實習、影片剪輯後製、微部落格經營等行動記錄實務課程,而蛙類保育行動通常在夜間進行蛙類,因此影片拍攝技巧課程中特別夜間攝影部分,以符合志工們的需求。

課程結束後,均請學員填寫課程滿意度問卷進行,本問卷採取採用五點尺度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非常滿意」、「滿意」、「普通」、「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給予5到1分。第一場次共計收回30份,對於每堂課程滿意度在4.267-4.655分;第二場次共計收回13份,對於每堂課程滿意度在4.33-4.75分,顯示參與工作坊的志工們對於課程設計都非常滿意。而本課程對其紀錄自身志工團隊方面的助益之滿意度分別是4.357及4.75,未來將自身團隊保育行動影片公開在網站上播放願意度分別為4.103及4.75,顯示本工作坊對有意願投入影像記錄的兩棲類志工團隊成員,的確能充分協助培養其具拍攝紀錄片、後製影片的能力。在對於課程建議上:製作的時間太短,因為都是初學者;小組討論與實務操作的時間可以再多一點;理論與實際配合,多操作;希望增加南部地區的場次,讓南部的志工可以有學習的機會;希望可以增加課程有老師、學生作品分享與討論。對於未來在辦理相關課程有相當好的建議。

此外課程中志工團隊各組以「我們這個志工團隊介紹」為主題,分別以棲地保育、推廣、參與等志工團隊之特色,完成14則志工團隊介紹影片,這些完成的影片,已逐步放置在「台灣兩棲類影像網」,並將於本計畫成果展中在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自然中心播放,讓大眾能深入地認識兩棲調查志工團隊,共同響應全民蛙類保育行動。

       

2010蛙類保育公民行動記錄工作坊第一場次
工作坊介紹_楊懿如老師
平面文稿撰寫課程_彭瑞祥老師
影音文稿撰寫_于立平老師
攝影技巧_陳志昌老師
夜間攝影實習
夜間攝影實習
影片後製及剪輯_周志村老師
影片後製實作
影片後製實作_台北富陽團隊
影片後製實作_台北新生呱呱叫團隊
影片後製實作_台北關渡蛙蛙小組一
影片後製實作_台北關渡蛙蛙小組二
影片後製實作_台北關渡蛙蛙小組三
影片後製實作_台南荒野團隊
影片後製實作_基隆綠自然工作小隊
影片後製實作_新竹荒野團隊
兩棲類影像網簡介_黃湘雲老師
影片成果分享_富陽團隊
影片成果分享_關渡蛙蛙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