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重要工作項目及結論 |
97年07月30日 |
(1)線上學習整體架構規劃:請湘雲提出整體架構規劃,作為線上學習專用。
(2)線上學習評量開發:請心翊提出規劃表(蛙類編碼表),包含物種、棲地辨識等要件,請育禾共同設計。
(3)10月線上課程:請育禾提出需求分析表,例如指定閱讀部份;雅芬擬定課程表,共計4週(20小時)。
(4)8/18前為工作規劃及設計期,各負責人務必依進度完成。 |
97年08月19日 |
- 線上學習整體架構規劃:目前所提出的架構規劃相當完整,但現階段所需的部份主要是學員專區,其他部份可以在未來慢慢建構。
- 線上學習評量開發:這次要進行開發的是蛙類辨識及棲地辨識部份,調查方法與工具項目請視需要將先前完成部份修改即可。蛙種辨識的評量可採隨機測驗,但棲地與蛙種結合的測驗題要先設計好,以避免不合理的情形,這部份設計由心翊提供資料,請將棲地之巨棲環境與微棲地都詳細規劃,配合未來彈性應用,並分析其難易度等級。目視與聽音測驗要分開才可正確判斷其評量結果。
- 線上課程修訂:
(1)指定功課:多加利用學習單及延伸閱讀方式。教學簡報:採學員自行觀看方式,不用再重新錄製影音。論壇發表:自課程開始後即開放,學員心得分享將不受課程時間限制,但發表歷程應進行記錄。
(2)上課時間:為跨二週,(如第一週課程,第一、二週皆開放上課);測驗時間:則為跨三週。實際課程行事曆,請列出詳細的日期。
(3)實體課程部份:分為東、西區,東區暫訂在東華美崙校區辦理,西區暫訂在集集特有生物中心辦理,特生中心部份請承恩先聯絡再轉由雅芬處理。
- 蛙聲辨識系統介紹:請助理、研究生先進行測試,才可再開放給志工使用,未來系統穩定再作進一步開放。
- PDA之蛙類辨識系統介紹:目前內容包括圖像、影音已可作為數位圖鑑,預計年底全部完成,建議圖像如果使用蛙類去背圖可能會比較清楚,另外建議測試4款不同機型並進行評估。
|
97年09月03日 |
- 線上學習網頁名稱:訂為『蛙蛙世界數位學習學院』。
- 蛙蛙世界數位學院開發進度:
(1)系統開發:湘雲及佑家制訂進度,香瑜協助並進行檢核,技術語言溝通可請湘雲協助,課程內容可由雅芬協助。。
(2)課程規劃、宣傳及報名:由雅芬進行規劃,並擬定簡章。
(3)課程及線上評量測試:預計11月中必須進行第一次測試,請育禾、文斌、助理群加以測試,並找研究生及相關人員參與測試。
- 引進現有學習平台與否:現有學習平台是否有適合本數位學院,亦或是要開發全新的學習平台,在時間、人力、經費、線上評量相容性、修改難易度上等相關細節,請學科所團隊進行審慎評估。
- 蛙蛙世界數位學習學院網站架構修訂:
- (1)請湘雲將網路架構再行修改,例如在每堂課增列課程分析:屬性(如生態、調查、攝影)、概念(情意、知識、行動、混合)、深度(基礎、進階),修訂完成後交由學科所團隊製作。
(2)雅芬說明相關定義,如學程、一門課、堂等,釐清定義後,未來可將教學資源更具體資料庫化,以提供教師更多教案DIY素材,並可分析教師實際應用。
(3)12月前,網站架設內容以完成學員專區為優先,教務專區、相關統計部份可待後續發展,但在設計時,以網站架構為基礎,保留相關欄位及適當彈性,以備將來增加其他內容。
(4)版面設計、基本樣本(配色):由湘雲負責;界面系統分析、程式設計:由佑家、學科所團隊負責。
- 本學期將辦理之『蛙類資源調查志工培訓線上基礎課程』:
- (1)時間訂於2008年12月15日至2009年1月10日。前三週為線上課程,2009年1月10日(六)將舉辦實體課程。
(2)本年度兩棲志工大會將於12月13日(六)舉行,會中將進行線上學習課程之宣傳,並舉行開學典禮。
(3)線上評量標準:本次所採用之線上評量均屬適性化學習引導型測驗,請學科所團隊提出系統設計通過之標準分析。
(4)課程規劃之修改及補充說明:由雅芬負責。
|
97年10月02日 |
- 展示蛙蛙世界數位學院網頁,包括首頁、課程頁面、線上問卷、線上評量等。
- 網頁內容建議:
(1)畫面太小,可藉由節目單、下拉式選單、大綱方式來改善。
(2)字體太小,尤其是試題部分需加大字體。
(3)顏色、背景應更清晰。
- 上課流程討論:
- 議題一:有無需要上完課後仍可回溯前1、2週課程。
結論:可以。本數位學院原則上仍是鼓勵大家多多上課,因此學員願意複習之前學習過的課程是可以的,可透過在後端設一個關卡,作為複習機制,讓所有的學習歷程都有記錄,也瞭解學員對於課程學習的情況。
- 議題二:是否沒上課,只有進行測驗,而通過測驗即可算完成該週課程。
結論:可以。藉由線上測驗作為關卡,通過測驗即可算完成該週課程。從這些不同的學習行為收到不同的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作為未來開課之參考。
- 議題三:上課及測驗時間是否要限制住。
結論:不要限制該週上課及測驗時間。應該在整個線上課程期限內隨時可以進行課程及測驗,讓學習時間有彈性,實際達到時間、空間不受限,但整體課程仍應配合進度提供學習的建議時間,同時系統在首頁及寄發e-mail,提醒學員每週課程進度。
- 議題四:線上評量蛙種辨識中,每1個棲地中有5隻蛙種是否適中。
結論:適合。
- 議題五:線上評量蛙種辨識皆使用去背青蛙圖片是否符合野外實際情形。
結論:本階段所使用去背蛙種圖鑑照片是因,怕無法瞭解瞭解學員是因無法辨識蛙類,或因照片本身困難所造成的辨識困難。針對這部分將在與相關助理作深入討論。
- 議題六:線上評量蛙種辨識中,棲地答錯之正確答案之呈現。
結論:無論文字配合圖片,或單純文字解答,請先做出示範題組再作決定。但整個題組中,必須答對棲地才能進行蛙種辨識題目,整個題組為6大關卡,每一關卡內有5小題,包括棲地、蛙種外形及聲音。
- 課程中之觀看錄影帶可製作課程大綱,只需呈現課程提示之字幕即可。
4. 本數位學院未來朝向學分制,每1學分至少為18小時課程。 |
97年11月05日 |
議題一、展示數位學院之網頁。
結論:
- 關於學員各項歷程,包括學習、作業進行、學習單繳交、論壇等記錄都需要建置,各項統計資料越多越詳細越好。
- 11月初學習平台建置完成,由雅芬先放2週完整課程內容,請研究生先測試,11月中旬將所有的課程都建置好,開方10-20組帳號給研究團隊所有人進行測試,測試時請大家儘量使用各種不同的環境,如家中、工作場所等,使用不同的機型及系統,以便因應開放時可能遇到的狀況。
- 網頁的底色與字體顏色的對比色請再高一點,字體大一點。
- 論壇部分將拉出以外掛方式連結到數位學院中,同時未來所有外掛系統都將進行連結以互相支援使用。
- 預計將增加一組硬體及軟體系統,以進行備份,以備主機當機時可立即支援。
議題二、展示蛙種與棲地線上評量。
結論:
- 伺服器不穩定的情形要多加改善,避免使用上的不順暢。
- 答案欄位呈現不錯,但可否將「答題狀況」欄移至「題目」欄旁邊,另外字體再大一點,底色對比再提高一點,整體呈現再友善、活潑點。
- 蛙類聲音辨識的答案中,請加入正確蛙類聲音,讓學員可立即再聽到正確答案。
議題三、討論數位學院工作計畫書。
結論:
- 上課流程再做修訂,線上報名後應即進行閱讀學員須知。進行期初問卷,請標明於2008年12月15日開放。
- 本次志工班課程後應進行滿意度調查,請依照數位平台中內建之問卷內容進行修改後,交給專家團審定。
- 宣傳部份,請心翊發mail給所有志工,請雅芬發mail給本月花蓮巡迴課程的參與教師,並請NGO團體廣為宣傳。
|
97年11月12日 |
討論數位學院目前之工作內容及進度。
- 數位學院、論壇、線上評量已切割開來,未來以連結方式互相串連使用。論壇內容將包含討論區、學習單(作業)分享、未來可能加入wiki。
- 已開測試帳號及密碼:教師5組、學員10組。權限設定部分,目前教師權限為開課教師,請將教師權限設在瀏覽課程及學習歷程、出作業、批改作業等為主,開課之相關課務管理權限全部設給課務助理。
- 線上報名部分,接受報名之學員有二種來源:現有兩棲志工、曾參與過本系統所辦理之課程,此外,無法成為學員之民眾要增加課程需求問卷,做為未來課程推廣之目標族群。
- 問卷部分,由於Moodle平台中內建之問卷無法更動,因此未來問卷及文字測驗將使用新增活動之回饋單建置,包括期初及期末問卷、第一週文字測驗、課程滿意度問卷、課程需求問卷等。
- 原訂將評量做為修課關卡(即擋修),由於Moodle平台僅能以課程密碼作為是否可以進入修課之設定,且此密碼為事先設定之1組號碼,因此尚無方法將評量設定為修課關卡,請開文再尋求適當之方式,將評量設定為修課關卡。
- 課程錄影帶位置應建置哪個區位:新增線上資源、新增活動—SCORM課程包中效果最好,請一起試試看再作討論。
- 請在系統中設計一份學習總表,包含進行每週課程、通過測驗、繳交學習單及分享、進行論壇,做為核發研習時數之基準。
|
97年12月03日 |
一、台灣兩棲類保育網之單一認證工作進度。
說明:
- 台灣兩棲類保育網中將連結蛙蛙世界數位學院、兩棲類資源調查資訊網、蛙聲資訊網,此三網將採用單一認證機制,讓會員使用同一組帳號與密碼,進行一次登入即可在這三個網站中連結使用。
- 蛙蛙世界數位學院、兩棲類資源調查資訊網、蛙聲資訊網將建立同一系統的統論區,雖然數位學院內可建立自己的討論區,但因其他二個網站也要架設討論區,所以統整為同一套系統,讓會員使用更便利,並創造更大價值。
二、討論數位學院目前之工作內容及進度。
說明:
- 數位學院中目前仍有許多問題,請開文及傳翔能即時處理。
(1)楊老師權限開放。
(2)首頁頁面調整:建置最新消息、學院及課程簡介區、討論區、系統使用規範區、系統需求規格區等。
(3)蛙類辨識線上模擬遊戲--猜猜我是誰答案與題目不符,請再檢查,並維持其穩定性。
- 學員學習的「學習歷程」應儘速建立好,以便讓能與學院中的課程內容做好連結測試。
- 本學院的討論區規劃為三版,分別是學院論壇、作業分享、課務管理Q&A。
(1)學院論壇:建立特定主題,讓參與的學員發表相關內容,建立類似共同筆記系統,形成另類的蛙類資料庫。
(2)作業分享:在此討論區中讓學員自行將其作業張貼給同學分享交流,並由同學進行回饋。
(3)課務管理Q&A:此版提供學員針對學院及課程提出相關問題或建議,並由課務管理員給予回應。
|
98年01月07日 |
一、 討論數位學院上課情形及狀況。
- 目前兩棲志工班基礎課程已經有41名同學上線進行課程,剛開始有登入認證的問題,但在最快的速度下解決,讓大家順利上課。
- 數位學院的討論區
(1)登入數位學院後要進入討論區需要再次進行登入,由於我們的目標為單一認證,因此這些網站的連結應該只要進行一次登入即可,這部分請再處理。
(2)討論區遭到匿名者貼文章,在刪除中整個討論區被鎖住,而連結到學員學習歷程的資料也遺失,請在進行修復中注意此一連結問題,避免學員權利受影響。
(3)討論區的經營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現階段數位學院的課務管理員以開辦課程為主,同時將請研究生擔任版主,策略性地經營論壇、作業分享、交流園地及課務管理Q&A,以收集到更多的蛙類相關資料,形成另一類的資料庫。
- 數位學院後端管理與交接
(1)學科所的同學負責本學院所有的後端管理,請同學屆臨畢業時務必確實交接,並協助完成教師管理手冊。
(2)未來所有上課資料的統計請協助匯出,以便進行本計畫相關研究。
(3)請提供學習歷程連結給課務管理員並指導使用細則,以便未來開課能使用。
(4)台灣蛙類辨識之線上評量請注意同一棲地不要連續出現,以便讓評量內容更完整且多元。
- 未來將已開發之線上評量進行拆解,以配合不同課程之開辦使用,預計今年度6-7月完成。
(1)台灣蛙類辨識,將此一單元的六大關分別拆開,形成六個辨識單元。另外,今年再增加「常見的蛙種」、「台灣特有種」、「保育類」三大類別的台灣蛙類辨識。
(2)志工評量,分為二或三個版。
二、討論「蛙蛙世界數位學院滿意度問卷」。
1.逐條修改完成本問卷,將建置於兩棲志工班基礎課程最後,學員必須進行此問卷才能算是完成本課程。
|
98年03月04日 |
一、檢討數位學院上課情形及改進方案。
結論:
- 在學習歷程中,應改善部分:
(1)學員在觀看教學錄影帶部分,若錄影帶本身放映時間後逾時30分鐘未離開該畫面,學習歷程時間記錄上將自動歸零,以避免學員將錄影帶停滯後造成學習歷程過長。並請學科所同學在學習歷程中特別註明,提醒學員注意。
(2)學習歷程,請在學員登入時,利用彈出畫面,提醒學員多加注意個人之學習狀況。
(3)在數位學院討論區中,將總發言篇數記錄刪除,未來只要顯示學員在學院論壇與作業分享發表過幾篇文章即可。
- 錄影帶教學部分:
(1)錄影帶品質改善:未來在錄影時,先進行人員相關溝通,並用麥克風收音,以改善錄影帶收音的品質,並可嘗試使用兩部攝影機錄影,再進行後製。
(2)利用Producer軟體後製,將錄影帶、簡報檔作結合,以同步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並提供簡報檔連結下載。
- 討論區改善:
(1)討論區的照片上傳較為複雜,已在學生手冊中詳加說明。
(2)討論區系統時間限制改為1小時,並在在討論區公告、學生手冊中提醒學員本討論區系統時間限制的時間為1個小時,建議可以先在word中先撰寫後在貼上。但可否在系統增加「儲存草稿」的功能,避免學員上傳的資料遺失,再與學科所同學討論。
- 未來夜間實體觀察課程可安排在同一地點或距離較近的地方,增加學員更多時間相互交流。
- 問卷建置有疏失,未來將更加注意。
- 未來將於6月開設一般民眾班。
二、規劃「2009一般民眾班蛙類課程」。
結論:
- 課程時間:線上課程:6月1-6日,實體課程:6月6日(星期六)晚上。
- 上課採錄影帶教學的方式,課程時間1小時,請文斌與育禾重拍野外調查裝備影片,課程將利用微軟Producer軟體後製。
- 線上評量的部分,包括猜猜我是誰,以及野外調查一般民眾版
- 論壇發表的題目為我家附近的青蛙,內容必須參考野外調查表的格式,如天氣、棲地類型、蛙種等方向撰寫,請版主先在論壇發表一篇示範版,學員作業如有缺失,請版主要求學員增加不足的部分。
- 延伸閱讀的部分,請雅芬找幾段適合的文章。
- 實體課程的部分,尋求全台北中南東四地的志工協助,採事先報名,每地30人,並與自然團體合作,請聯絡以下團體--北部:小雨蛙俱樂部、中部:新竹荒野、南部:台南荒野及高雄鳥會、東部:花蓮鳥會。
- 課程結束後,將以E─Mail寄發給學員研習證書,需有姓名、編號。
三、規劃「2009一般民眾班蛙類課程」。
結論:
- 「蛙蛙世界學習網之網頁建置與維護工作坊」--邀請湘雲授課,時間為4月助理會議當天。
- 「蛙蛙世界數位學院課務管理工作坊」,由雅芬主講,預計於五月辦理。
|
98年04月01日 |
一、報告「2009一般民眾班蛙類課程」籌備進度。
結論:
- 在錄影帶教學中,後製呈現部分:
(1)在錄影帶教學中,使用Producer軟體後製,呈現效果很好。但是同一張幻燈片中,若有多張圖片以動畫或不同時呈現時,將簡報檔圖片拆成單張呈現,以對應教學錄影帶的播放時間。
(2)錄影帶品質改善:未來在錄影時,用麥克風收音,以改善錄影帶收音的品質,並可嘗試使用兩部攝影機錄影,再進行後製。
- 報名系統部分:
(1)報名系統研發的進度在4/14完成,後端的內容包含:性別、年齡、所在縣市、是否為志工等。
- 線上評量部分:
(1)預計4/7廠商會將原有的線上評量分版完成,4/14做整體的檢查,5月中會請所有人進行測試。
(2)線上評量分為猜猜我是誰、野外調查兩部分,其中只有野外調查要算成績。
- 在實體課程部分,將與自然團體合作,目前合作的團體有:台北小雨蛙團隊、新竹荒野、花蓮鳥會。未來希望全台北中南東四地都能有合作的團體。
二、蛙蛙世界學習網97年度成果展。
結論:
- 蛙蛙世界學習網97年度成果展搭配花蓮鳥會「春之饗宴博覽會」活動 展出,時間訂於97年5月3日,展出地點在美崙山科學館。
- 展出內容有:以海報的形式介紹蛙蛙世界學習網計畫內容,並發給學員蛙類宣傳書卡,並用簡報檔介紹各類蛙類知識。在介紹完蛙類各項知識後,進行小遊戲「猜猜我是誰」,最後在跟學員宣傳六月份所開設的一般民眾班。
三、蛙蛙世界學習網搜尋規畫。
結論:
- 構想是以網站探索方式進行,分成誰殺了青蛙、青蛙的食物、誰在拯救青蛙、我是小偵探四個主題,分別尋找適當的數位典藏及相關網站連結。
- 未來蛙蛙世界學習網「相關網站」連結將以網站探索的方式進行,包括所有跟蛙類有關的生態、環境相關網站連結,例如食物(軟體動物、昆蟲)、天敵(鳥類、蛇類)、疾病等(包括國內外)。
- 點選網頁探索後,現階段所進入的頁面主題呈現,未來將以flash呈現的主題頁面,點入所選定的主題後,即可進入該主題的網站連結。
|
98年05月06日 |
一、一般民眾班蛙類數位課程宣傳。
結論:
一般民眾班蛙類數位課程已經開始受理報名,請各位老師帶領學生報名,更希望老師們能在課堂中播放數位課程的教學錄影帶或一起進行線上評量。
二、現場測試攝影機、麥克風等設備。
結論:
- 在教學攝影的部分:建議製作標準作業流程及規範,避免因不同的攝影人員產生不同品質。
- 事先溝通:
(1)對象包括講師、上課人員、攝影者。
(2)由於現場難免產生突發狀況,如雜音等干擾,在每場錄影前均應事前進行溝通,請講師在該段在重述清楚,或稍停等干擾結束再進行,以避免收音不清楚。
- 收音部分:Sony攝影機需使用專屬配件,其麥克風有指向性及藍芽二款,今天使用之藍芽麥克風效果不錯,但現場互動無法錄進去,請再測試指向性麥克風。
三、請提出本研究室教學簡報版型、錄製教學錄影帶注意事項。
結論:
- 目前提出的各版本,建議將年份取消,改為蛙蛙世界學習網或數位學院的英文;底色漸層使用的效果不錯但可以更深色;可設計單一圖片、單純一點的版本;圖片或編排以左上右下產生焦點的方式。另可以編輯「母片」的方式,編輯好簡報版本,首頁由講師自行挑選所提供的建議版本。
- 建議多參考簡報中內鍵的版型,多作幾個版本提供選擇。
- 未來若有經費,建議可以辦簡報版本徵選活動,可以應用學習網中的各種圖片資料,創造不同價值。
四、新版野外調查錄影帶教學播放。
結論:
- 在野外調查個人穿著部分,由於標示牌不清楚,必須重拍。
- 野外調查教學錄影帶重拍完成後,請於5月13日前將影片檔案交給雅 芬。
|
98年06月10日 |
一、一般民眾班上課情況檢討。
結論:
- 在報名的部分:未來分成訪客(開放性)及會員報名二部分,為使報名方式能更簡化,未來在開設一班民眾班時,學校等團體建議採用團體報名的方式,而一般民眾班則採用個別認證報名的方式
- 野外模擬調查錄影帶影像播放有連結的問題,為避免學員因無法下載影片造成重複瀏覽次數過高,請學科所同學將影像WMV檔轉成FLV檔,並請湘雲協助後端查看學員使用網路的流量。
- 在課程建置部分:建議在每一個課程或單元標題前加註課程或活動的標籤,並將每個主題分類,例如:課程、作業、活動、討論等,以加強學生的注意力。
- 未來蛙蛙世界數位學院伺服器將遷移至另一台,請學科所同學負責。
二、現場測試攝影機、麥克風等設備。
結論:
收音部分:Sony攝影機需使用專屬配件,其麥克風有指向性及藍芽二款,今天測試過後,藍芽錄音較指向性裝置清楚,未來在教學錄音的部分,應採用藍芽錄音。
三、再次討論本研究室教學簡報版型注意事項。
結論:
- 將簡報底色分為淺色及深色兩大色系,採用蛙蛙世界學習網為背景文字, 並將3張青蛙圖片淡化,並將青蛙圖片及底線放置最下面,使簡報版面能一目瞭然。
- 簡報編輯以「母片」的方式,編輯好的簡報版本,可由講師自行下載所提供的建議版本,講師可依照本身的需要修改簡報。
- 將編輯好的簡報版本放置蛙蛙世界學習網的教學資源,提供大眾下載,以達將學習網中的典藏品加值並應用的目標。
四、討論蛙蛙世界網站探索。
結論:
建議在適當網站連結主題後加上次主題,例如:楊懿如的青蛙學堂—保育教育,以避免學員在搜尋網頁時有誤解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