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課程發展  

參考資料-台灣的無尾目

樹蛙科Rhacophoridae

莫氏樹蛙

學  名 Rhacophorus moltrechti Boulenger, 1908
其他俗名 Moltrecht’s treefrog, Nantou treefrog
一 般 類
快速鑑定
清單
  1. 中小型、背面墨綠色
  2. 指(趾)端有吸盤
  3. 眼睛虹膜及大腿內側橘紅色,體側及四肢內側有許多小黑斑
發 現 史

莫氏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在1908年由英國兩爬學者George A. Boulenger命名發表。模式標本是由Arnold Moltrecht在南投採集,再寄到英國給George A. Boulenger鑑定,因此莫氏樹蛙是用採集者的姓氏命名的。

小檔案

牠們是綠色的中型樹蛙,體長約4至6公分。有些個體的背部還帶有一些小白點,腹面及側面散有一些黑斑點,這是牠們的老人斑,年紀越大,斑點越多。大腿內側呈鮮豔的橘紅色或淡橘色,好像穿一條紅內褲。這是一種保護色,逃跑的時候兩腿一伸,露出紅內褲來讓敵人嚇一跳。眼睛虹膜也是橘紅色的,好似感染了結膜炎。

莫氏樹蛙廣泛分布於全省,由北到南,由低海拔的樹林、果園、開墾地到兩千多公尺高山針葉林,都可見到牠們的蹤跡,是台灣分佈最廣的樹蛙,也因為是特有種,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改列為一般類。莫氏樹蛙的繁殖期隨地區而有所不同,但以春天比較多。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一般在春天及夏天繁殖;中南部在夏天及秋天產卵;東部花蓮地區是在冬季;潮溼的山區例如溪頭,則終年繁殖。平常住在樹林裡,繁殖期時才到水邊活動。繁殖期的時候,雄蛙常在落葉底下挖一個淺淺的洞藏身鳴叫,也喜歡躲在水溝旁邊的石縫、鬆鬆的土堆或草根處,有時也會爬到樹上高歌。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很響亮,如同火雞叫般的一長串「呱—阿,呱呱呱呱呱呱」。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形成配對,偶而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同時和多隻雄蛙交配情形。

卵塊是白色泡沫狀,直徑約八公分,常產於植物根部或爛泥堆中。蝌蚪大型黑色,身體橢圓形,尾長為體長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