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台灣其他小型狹口蛙比起來,史丹吉氏小雨蛙的身體比較修長,但還是頭小、四肢纖細,體長2至3公分。牠們的顏色及花紋變化多端,背部一般淺褐色,有一些暗褐色粗大的斑點,斑點有時綴連成2至4深色條縱紋。上臂背面橘紅色,格外鮮明。
史丹吉氏小雨蛙零散分布在台中、嘉義近郊、曾文水庫、台南仙公廟、墾丁、台東、花蓮等地。通常在五月春雨過後,上百隻成群出現森林底層的暫時性雨水池中求偶鳴叫,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高而連續,類似蟲叫的「唧唧機唧唧」。但一但雨停,則又消失無蹤,偶然才會看到一、兩隻藏在落葉堆中。因此,要觀察牠們,可要有耐心喔!牠們因分佈侷限、棲息環境容易受到破壞,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改列為一般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