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課程發展  

參考資料-台灣的無尾目

赤蛙科Ranidae

海蛙

學  名 Fejervarya cancrivora (Gravenhorst, 1829)
其他俗名 食蟹蛙、紅樹林蛙、Gulf coast frog、Mangrove frog
 
快速鑑定
清單
  1. 中大型
  2. 背部膚褶排列整齊,兩側各有一條縱行不連續的膚褶
  3. 後肢趾間近全蹼
發 現 史

海陸蛙是由德國自然學者Johann Gravenhorst(1777-1857)根據產於印尼爪哇的標本命名,分布於台灣、澳門、中國廣西及海南島、越南、泰國、馬來半島、婆羅州、菲律賓及印尼等地。台灣的族群是在2005年由東港的一位小學老師發現,目前資料不多,有待更進一步探討。

小檔案

海陸蛙體長約5至8公分,外型和澤蛙很像,但體型比澤蛙略大,鼓膜較明顯,背部膚褶排列較整齊,兩側各有一條縱行不連續的膚褶。後肢趾間近全蹼,澤蛙是半蹼。海陸蛙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澤蛙是單一咽下外鳴囊。

海陸蛙又稱為紅樹林蛙、食蟹蛙,因為牠們常棲息於海潮能到的海岸地區,並以紅樹林地區較為常見,耐鹽性較其他的蛙類高。白天常躲在紅樹林等植物根部,晚上才出來覓食,以無脊椎動物,包括螃蟹為食。常在大雨之後的夜晚,一隻隻單獨藏身在水邊、溝渠或植物的根部鳴叫,叫聲是一連串的「嘓、嘓、嘓、嘓」,非常怕人,經常一靠近就噗通跳進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