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課程發展  

參考資料-台灣的無尾目

樹蛙科Rhacophoridae

日本樹蛙

學  名 Buergeria japonica (Hallowell, 1861)
其他俗名 溫泉蛙、日本溪樹蛙 Japanese Buerger’s frog
一 般 類
快速鑑定
清單
  1. 小型
  2. 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發 現 史

日本樹蛙是由美國費城的一位醫生兼業餘自然愛好者Edward Hallowell根據採集自日本的標本所命名,但命名的文章是在他死後一年1861年才在期刊發表。E. Hallowll原將日本樹蛙命名為Ixalus Japonicus,但1970年,S. S. Liem在研究樹蛙科的分類及演化時,將其重新命名為Buergeria japonica。而有關模式標本的採集地點,1947年美國學者R. F. Inger認為應該是琉球群島的奄美大島。

小檔案

日本樹蛙的體型不大,約3至4公分,因此暱稱為「小日本」。牠們的體色常隨環境而變成鉛灰色、淡褐色或黃褐色,但不會變綠。背部有X型或H型深色花紋,腹部白色,手及腳部有深褐色橫帶。牠們身體背面有許多顆粒性突起,背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這是牠們最主要的特徵。

日本樹蛙雖然屬於樹蛙科,但很少出現在植物上,反而喜歡棲息於低海拔的淺水、分佈有許多小碎石的溪流、溝渠環境,也可能出現在海岸邊。適應的溫度範圍很廣,曾在水溫約攝氏17度的溪水及水溫高達攝氏43度的溫泉發現牠們的蹤跡,由於牠們是少數能在溫泉環境生活的蛙類,所以又稱為溫泉蛙。

日本樹蛙雖然因為命名標本採集自日本而得名,但其實在日本本島並沒有日本樹蛙的分佈,牠們僅分佈在台灣及琉球群島。日本樹蛙是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的蛙類,尤其在花蓮,不管大街小巷,住宅馬路,還是溪流森林,只要有水溝有積水的地方,幾乎都能找到牠們的蹤跡,而且終年繁殖,叫聲不斷。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是高亢短促的「嘰、嘰、嘰」,類似蟲鳴。

日本樹蛙的卵粒一粒粒散落在淺水域,有如小石頭一般,大約24至36小時就能孵化成小蝌蚪。蝌蚪尾巴細長,有數條橫紋,是少數能在溫泉環境生存的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