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課程發展

示範教案分析-5-6年段:認識花蓮的蛙類

示範教案

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 說明
引起動機
  • 花蓮有些什麼蛙類呢?棲息在什麼地方呢?
台灣的蛙類有三十二種,花蓮有二十一種,佔全台灣蛙種數之66%,蛙類資源非常豐富,可以鼓勵同學發表在哪些地方看過蛙類。
發展活動
  • 利用「認識花蓮的蛙類」簡報檔,老師口頭說明,或播放錄製課程。介紹黑眶蟾蜍特徵:擦黑色指甲油、黑色口紅、戴黑眶眼鏡,很時髦。
  • 由老師操作連線導覽,配合口頭說明。
  • 若在電腦教室,可以採用個別化學習,同學一人一機,連線導覽,聽錄製的課程,配合老師口頭說明。

 

 

  • 介紹盤古蟾蜍特徵,強調和黑眶蟾蜍的差異,說明蟾蜍的禦敵行為。
  • 介紹中國樹蟾特徵,帶黑眼罩,骨骼構造和蟾蜍相近,但居住在樹林,故稱為樹蟾,沒有毒。介紹小雨蛙特徵,體型小,但鳴囊大,叫聲宏亮。
  • 介紹日本樹蛙特徵,喜歡洗溫泉澡,耐溫達43度。
  • 介紹艾氏樹蛙特徵,雄蛙護卵、雌蛙餵蝌蚪,是台灣最有愛心的蛙類。
  • 介紹白頷樹蛙,最性感的蛙類,穿網紋絲襪。
  • 介紹褐樹蛙特徵,夏天在溪流繁殖,雄蛙變成金黃色,卵粒有黏性。
  • 介紹莫氏樹蛙特徵及一生,紅眼睛、穿紅內褲。
  • 介紹金線蛙特徵,很怕人,以前稻田常見,但因環境變遷,數量下降中。
  • 介紹澤蛙特徵,外型花色多變,保護色及花紋。
  • 介紹牛蛙特徵,外來種危害
  • 學習單導引
課後評量
  • 能分辨花蓮青蛙的外型特徵、叫聲及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