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行動 |
和青蛙作朋友 |
- 1-2-2-1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 1-2-3-1對資料呈現的通則性做描述(例如同質料的物體,體積愈大則愈重…)
- 1-2-4-1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 1-2-4-2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 1-2-5-1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
- 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 1-2-5-3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 2-1-2-1選定某一(或某一類)植物和動物,做持續性的觀察、並學習登錄其間發生的大事件。察覺植物會成長,察覺不同植物各具特徵,可資辨認。注意到植物生長需要土地、陽光及水分等良好的環境。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 6-2-3-2養成遇到問題時,先試著確定問題性質,再加以實地處理的習慣
-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
- 3-1-1 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 3-1-2 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
- 3-2-1 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 3-2-2 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暨社區所處的環境,進而瞭解環境權的重要。
- 4-1-1 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
- 4-1-2 能運用收集資料與記錄的方法瞭解與認識校園與住家環境問題,並能具體提出生活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 4-2-2 能草擬一份社區環境保護行動計畫。
- 4-2-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並思考解決之道。
-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 5-1-1 能隨著父母親或老師參與社區環境保護或關懷弱勢族群生活的活動經驗。
- 5-1-2 能規劃、執行個人和集體的校園環保活動。
- 5-2-1 能具有參與調查與解決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經驗。
|